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验性血小板微粒对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彬,李会会,张路遥,刘秋圆,王迪迪,胡静,韩玮,刘晓昌,梅俏.实验性血小板微粒对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3(8):1361-1366.
作者姓名:杨彬  李会会  张路遥  刘秋圆  王迪迪  胡静  韩玮  刘晓昌  梅俏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170564);
摘    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程度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PMPs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PMPs)、DSS模型组(n=10,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n=15,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PMPs)。收集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制备PMPs悬液。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1周构建结肠炎模型,连续7 d腹腔注射PMPs,每天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标本,HE染色计算小鼠病理组织学评分(HI)评估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结肠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组蛋白H3(citH3)及游离DN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法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Ps组小鼠结肠黏膜水肿、上皮结构破坏严重、炎细胞广泛聚集,总体HI升高(P<0.01);PMPs组小鼠结肠组织匀浆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血小板微粒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结肠炎  肠黏膜通透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