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2006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监测
引用本文:张勇,李杰,祝双利,严冬梅,朱晖,安洪秋,王东艳,陈立,许文波. 中国2006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监测[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7, 13(6): 522-527
作者姓名:张勇  李杰  祝双利  严冬梅  朱晖  安洪秋  王东艳  陈立  许文波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100050
基金项目:世界卫生组织资助项目;卫生部疾病控制专项基金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提供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监测数据库,总结脊灰实验室网络运转中的培训和质量控制,评价实验室网络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2006年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收集了5 299例AFP病例的10 537份粪便标本,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28d内完成病毒血清型定型的及时率为88.7%,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的280例,分离率为5.3%;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的551例,分离率为10.4%。国家脊灰实验室对2006年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分离到的359株PV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型内鉴定,对462份单血清型PV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型内鉴定。并对PCR-RFLP及ELISA型内鉴定有异常的毒株或分离于零剂次服苗的AFP病例的毒株及部分Ⅲ型毒株,共180株进行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例AFP病例和7名接触者中,分离到8株Ⅰ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在上海市1名健康儿童中分离到1株Ⅲ型VDPV。在培训和质量控制方面,2006年举办了两期全国脊灰实验室新人手把手培训班,12个省CDC脊灰实验室16人参加了培训。2006年,国家脊灰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WHO的2006年度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31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2006年度盲样标本能力验证;内蒙古、江苏、福建、云南、湖南、四川、新疆、安徽8个省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认证。结论中国2006年脊灰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已建立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取得良好的实效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国2006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脊灰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监测系统敏感,为维持无脊灰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关 键 词:脊髓灰质炎  实验室网络  运转与监测
文章编号:1006-916X(2007)06-0522-06
修稿时间:2007-09-19

Surveillance and Running Status of Laboratories Network for Poliomyelitis in China in 2006
ZHANG Yong,LI Jie,ZHU Shuang-li,et al.. Surveillance and Running Status of Laboratories Network for Poliomyelitis in China in 2006[J].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7, 13(6): 522-527
Authors:ZHANG Yong  LI Jie  ZHU Shuang-li  et al.
Abstract:
Keywords:Poliomyelitis  Laboratories network for poliomyelitis  Running and surveilla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