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黏膜性类天疱疮68例临床回顾分析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彭洋,王明悦,韩莹,朱学骏,陈喜雪.黏膜性类天疱疮68例临床回顾分析北大核心CSCD[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11):788-791.
作者姓名:彭洋  王明悦  韩莹  朱学骏  陈喜雪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100034;2.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医黏膜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1000694);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临床青年优秀人才科研课题(201309)
摘    要:目的总结1987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科诊治的68例黏膜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总结黏膜性类天疱疮患者黏膜皮肤损害、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学等方面的特点,重点分析治疗方案。结果黏膜性类天疱疮68例,累及口腔黏膜67例占98.5%,眼部黏膜23例占33.8%。免疫学检查:16例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8例阳性;39例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IIF),8例阳性,阳性率20.5%;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BP180抗体,22例阳性,阳性率53.7%。依据皮损分布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后,予以局部治疗5例;中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0.4—0.5mg·kg^-1·d^-1,或30mg/d)55例,其中3例同时累及皮肤、口腔黏膜、眼结膜及其他黏膜的患者剂量增加至50mg/d左右才能控制病情。控制剂量起效时间(11.80±5.88)d,控制剂量服药时间0.23~12(3.06±2.84)个月。15例患者基本治愈,其中4例完全治愈。基本治愈患者糖皮质激素剂量减至原剂量50%所需时间为(13.29±5.76)个月,达到基本治愈所需时间为(17.33±7.71)个月。病情控制6个月后,剂量平均减至控制剂量的76.5%,12个月后剂量平均减至控制剂量的58.1%。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结论黏膜性类天疱疮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尚缺乏灵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查手段。中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配合局部治疗,常可达满意疗效。

关 键 词:类天疱疮  良性黏膜  回顾性研究  药物疗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