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维吾尔族口腔鳞癌HPV感染及p53、PCNA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引用本文:林兆全,李良忠,杨文军,郅克谦,刘楠,张国山.维吾尔族口腔鳞癌HPV感染及p53、PCNA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24(3):200-202.
作者姓名:林兆全  李良忠  杨文军  郅克谦  刘楠  张国山
作者单位: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
3.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4. 新联集团职工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科研启动基金(2000-YFY-15)
摘    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间关系及临床意义,为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有效防治提供实验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维吾尔族口腔鳞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及变化.(2)用PCR技术检测HPV感染率.结果p53及PCNA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1.2%、84.8%,而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16.7%,肿瘤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阳性率为42.4%(28/66),而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8.3%(1/1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细胞内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状上皮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维吾尔族鳞癌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HPV16、18型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关 键 词:口腔鳞癌  p53  PCNA  HPV  免疫组织化学  PCR  维吾尔族
文章编号:1009-5551(2001)03-200-03
修稿时间:2000年12月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