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植入途径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卢世浩,张子凡,孙柏峰,张 科,崔 成,刘 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植入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11):1052-1056.
作者姓名:卢世浩  张子凡  孙柏峰  张 科  崔 成  刘 洋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 200433 上海市;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外科200003 上海市
摘    要:慢性腰痛(low back pain,LBP)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密切相关,约40%的LBP由IDD引起。IDD的过程主要是髓核细胞活性和数目的减少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分解,伴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最终导致椎间盘水分的丢失及高度的降低。IDD也会造成纤维环的破裂或椎间隙变窄,在腰椎IDD的基础上形成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等,引起LBP。目前LBP的传统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仅能部分缓解临床症状,而手术会导致腰椎活动度的下降和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等。有研究显示,对于IDD引起的慢性LBP,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不优于保守治疗,均难以控制或逆转IDD的病理过程。干细胞通过内源性修复的机制,可逆转IDD的病理过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早期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和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集群。因为具有来源广泛、易于提取、分化再生潜能强大、低免疫排斥、低促瘤性等特性,成为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MSCs有修复退变椎间盘的潜能。MSCs不仅有直接分化为NP细胞的潜能,并且能够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节椎间盘细胞生长和凋亡、ECM的生成、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生理及病理过程,因此MSCs移植疗法成为椎间盘再生和治疗LBP的新型疗法。目前MSCs治疗IDD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缺乏一种理想的途径将MSCs植入椎间盘。MSCs的植入途径不仅影响研究结果与可靠性,而且也是后续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笔者就MSCs治疗IDD植入椎间盘的途径综述如下。

收稿时间:2022/10/9 0:00:00
修稿时间:2023/10/7 0:00:00

Research progres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