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带柱形骨—软骨”块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姓名:段智霞  宋树春  刘建民  孙保国
作者单位:[1]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治疗中心,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摘    要:目的:根据“同一关节内负重区关节软骨与非负重区关节软骨在组织学、形态学上结构一致”的理论,在负重关节(以膝关节为例),用“带柱形骨—软骨”块的移植法,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交换移植。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取材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健康月龄(5~6个月)大耳白兔42只(84膝),制成膝关节慢性损伤模型,并按时间顺序分为4,8,12周3组,每组均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用1号空心环钻在股骨内髁负重区关节软骨处造成5mm&;#215;5mm大小的骨软骨缺损,深度在8~10mm。用2号空心环钻在股骨外髁的非负重区软骨处造成同样深度、大小为5.2mm&;#215;5.2mm的“带柱形骨—软骨”块,交替移植。不作内固定。对照组:用与实验组相同的方法在股骨内髁造成5mm&;#215;5mm大小的骨软骨缺损,深度在8.10mm。不作移植,观察自然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移植软骨与受区牢固愈合,关节间隙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新生软骨为透明软骨。表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长轴平行于软骨平面。中部软骨细胞呈垂直串珠状排列,基质均匀。软骨表面光滑;^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降低,数据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扫描电镜观察,移植软骨及周围新生组织表面呈“波浪状”结构,胶原纤维纵横交错,互相融合为“蜂窝”状结构。结论:同一关节内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动物实验效果肯定,在关节软骨移植取材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后,有望填补其他手术在治疗中、青年膝、髋等大关节软骨病变患者时的不足。

关 键 词: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治疗 手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