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Ⅰ期癌症患者切除淋巴结内隐匿性微小转移癌灶的检查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引用本文:陈朝伦!乌鲁木齐,卢晓梅!乌鲁木齐,黄绒!乌鲁木齐,黎音!乌鲁木齐,古丽娜尔!乌鲁木齐,沈宝茵!乌鲁木齐,AJCochran,DRWen,WFCoulson.Ⅰ期癌症患者切除淋巴结内隐匿性微小转移癌灶的检查及其临床病理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1997(1).
作者姓名:陈朝伦!乌鲁木齐  卢晓梅!乌鲁木齐  黄绒!乌鲁木齐  黎音!乌鲁木齐  古丽娜尔!乌鲁木齐  沈宝茵!乌鲁木齐  AJCochran  DRWen  WFCoulson
作者单位:新疆医学院病理教研室(陈朝伦!830054乌鲁木齐,卢晓梅!830054乌鲁木齐,黄绒!830054乌鲁木齐,黎音!830054乌鲁木齐,古丽娜尔!830054乌鲁木齐,沈宝茵!830054乌鲁木齐),美国加州大学(UCLA)医学中心(AJCochran,DRWen,WFCoulson)
摘    要:目的 检查癌症患者切除淋巴结内有无微小癌转移 ,具有临床、病理重要性。方法  350例 期癌症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94例 ,乳腺癌 112例 ,食管癌 115例及外阴癌 2 9例病理报告无癌转移的淋巴结 3715枚。应用单克隆抗细胞角蛋白 ( AE1/ AE3)、抗上皮细胞膜 ( EMA) ,及多克隆抗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重新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的 32 .3% ( 113/ 350 )、被检淋巴结的 5.5%( 2 0 3/ 3715)有淋巴结内隐匿性肿瘤转移。肺癌患者及被检淋巴结的阳性率均比其他肿瘤高。肺鳞癌58%、腺癌 53.8%的淋巴结为阳性 ,分别比食管鳞癌 2 2 .5%、外阴鳞癌 10 .3%及乳腺癌 2 7.7%高 ( P<0 .0 5)。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显示 :淋巴结阳性患者比阴性者预后更差 ( P<0 .0 5)。结论 说明免疫组化技术可大大提高淋巴结微小癌转移的检出率 ,其阳性率的不同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经过甚至癌患者的死亡率相关联。

关 键 词: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食管肿瘤/病理学  外阴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