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用干预手段预防注射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引用本文:倪利蓉,陈红宇,王虹.运用干预手段预防注射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5-116.
作者姓名:倪利蓉  陈红宇  王虹
作者单位:荆州市中心医院科教科,湖北,荆州,434020
摘    要: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索。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目前已经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锐器伤的另一个危害是对受伤者心理的影响,尤其是HIV感染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多数受伤者会产生熏度或中度悲观情绪.有人还会因此停止工作。注射室是护士发生锐器伤最常见的地方之一,这与科室频繁使用针头及注射器有关。

关 键 词:注射室护士  锐器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血源性传播疾病  乙肝病毒(HBV)  预防  预手  职业伤害  血液污染  医务人员
文章编号:1009-5519(2006)01-0115-02
收稿时间:2005-08-26
修稿时间:2005年8月2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