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室内空气PM2.5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张锐,陶晶,魏建荣,马彦,李婷,王春梅,王晨.室内空气PM2.5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12).
作者姓名:张锐  陶晶  魏建荣  马彦  李婷  王春梅  王晨
作者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Public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2110000031200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3034000016)
摘    要:目的研究北京市室内空气PM2.5浓度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市7个不同功能区的3个室内监测点(住宅、学校、办公场所)及1个室外监测点,采用重量法测定PM2.5质量浓度。监测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4月,每月连续采集7 d,每天采集24 h。结果监测时间段内,3类不同场所(住宅、学校、办公室)室内空气PM2.5浓度均低于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宅、学校、办公室、室外PM2.5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比例分别为42.7%,41.2%,39.5%,61.8%。室内PM2.5浓度在夏季(7—8月)最低,在冬季(1—3月)最高;室内PM2.5浓度由低至高为远郊区汽车交通要道、化工工业区机场、燃煤发电厂建筑工地、水泥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PM2.5占室内PM10的浓度比值为0.83,PM2.5的室内/室外浓度比值(0.68)高于PM10(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调查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为冬季较高,建筑工地、水泥厂PM2.5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地区,且室内PM2.5浓度随室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关 键 词:空气污染  室内  细颗粒物  分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