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符竣杰,马祥雪,辛大永,王洪.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7,32(4).
作者姓名:符竣杰  马祥雪  辛大永  王洪
作者单位:1.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    要: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的原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显示出了其他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IPF的对应中医病名行业内仍未能达成共识,缺少权威的指南规范。(2)目前,研究中的地域和研究中心较为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观察性研究,从而忽视由地域差异而造成IPF在病因病机、证候分布上的区别,且目前文献纳入的病例数偏少,结果易受干扰,可重复性差。(3)研究所釆用的评价工具多为欧美国家直接翻译的问卷或经过国内专家翻译改进的普通性量表,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性,其研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中医在IPF的科研方面,缺乏具有中医自身特色的疗效评估量表,导致大多临床研究在疗效评价时缺乏对"证"改善的判定,而以"候"作为唯一评价,将中医的"证候"一分为二,缺乏了对患者整个人体状态的把握。(4)多数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的复方均为自拟方,缺乏针对同证型的古代经方作为对照,因此,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低。另外,传统中药复方剂型除了汤剂外,还包含了丸、散、膏、丹等,而这些剂型有的能在IPF稳定期治疗时发挥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中的中药复方剂型均为汤剂,未见其他剂型的研究报道。(5)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临床疗效评估停留在对短期症状改善的观察水平上,缺乏终点指标(如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的统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研究方向:(1)明确IPF疾病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加强疾病分期分型与中医主证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关于IPF类似疾病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经过临床验证,规范IPF的中医病名。(2)对于证候研究有必要加强不同地区医家经验交流,开展不同地区大规模、多中心的联合观察研究,按患者生活的地域进行划分统计,深入研究地理、环境因素对IPF的影响。(3)参照国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规范中的步骤,研制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医内涵、符合患者报告结局特点的IP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完善疗效评价体系,用以满足中医对IPF的临床和科研需求,并在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4)加强古代经方对IPF的疗效研究,可以经方作对照,拓宽中医药治疗IPF的应用。(5)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尤其是加强远期疗效观察、卫生经济学评价及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终点事件的随访。

关 键 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痹  肺痿  辨证分型  中药复方  中医药治疗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CM Syndrome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FU Junjie,MA Xiangxue,XIN Dayong,WANG Hong.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CM Syndrome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7,32(4).
Authors:FU Junjie  MA Xiangxue  XIN Dayong  WANG Hong
Abstract:
Keywords: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Bi syndrome of lung  consumptive lung disea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TCM therap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