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第10讲:成分输血(下)
引用本文:梁辉.第10讲:成分输血(下)[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7-320.
作者姓名:梁辉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92
摘    要:新一代成分输血 一、非替补性输血目前临床上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缺少的血液成分进行补充,仅仅是一种替补性疗法.近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血液成分制剂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即非替补性输血,如:①输红细胞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迅速加快,能使因腺苷脱氨酶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而致的白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得到纠正;②输血能改善和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③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有效,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升高,出血症状得到很好控制,甚至获得持久缓解;④大剂量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输血紫癜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有一定疗效;⑤采用输血浆治疗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