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髋关节研究的学术与技术进展 |
| |
引用本文: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 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髋关节研究的学术与技术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4): 690-691 |
| |
作者姓名: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110004 |
| |
摘 要: | 1890年,德国医师Gluck第一个将象牙制作的股骨头假体植入人体。1923年,美国医师Smith Petersen在波士顿设计了玻璃杯关节假体。1938年,英国医师PhilipWiles采用不锈钢的臼杯与股骨假体,实施全球第1例全髋关节置换。1938年,美国医师Smih Petersen用牙科医生使用的钴铬钼合金材料做成钟状开口的金属杯,用于髋关节置换。1940年,Judet兄弟在法国用固定牙的丙烯酸合成树脂制造人工髋关节。1941年,美国的Moore和F.R.Thompson分别研发出完整的股骨球头置换术。1950年,英格兰医师Charnley进行了关节摩擦和润滑机制研究的设想。1953年,美国医师Haboush第一次将丙烯酸骨水泥应用于全髋关节假体固定。1958年,英格兰医师Charnhey根据重体环境滑润理论,用聚四氟乙烯髋臼和金属股骨头制成低摩擦的人工关节。1962年,经过大量的生物材料摩擦试验,英格兰医师Charnley设计出直径22.5mm的金属股骨头和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组合的假体,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固定,从而创建了低摩擦的人工关节置换术。1966年,英格兰医师Charnley首先使用了空气层流净化手术间、个人空气隔离系统、预防性抗生素,使置换后感染率显著降低。由于Charnley对人工关节作出的重大贡献,被公认为现代人工关节之父。1971年,表面微孔型钴铬钼股骨头假体在巴黎出现,其特点为假体柄全长都布满了空隙。由于远端孔隙内骨长入牢靠而产生应力遮挡效应,使股骨近端骨质萎缩,因此被迫放弃了,目前将假体柄近端设计为微孔,孔径直径为100-500μm的假体已被广泛应用。1978年,美国的Miller和Harris医师改进了股骨柄骨水泥的使用方法,使骨水泥技术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现代)骨水泥技术,在长达20年的病例随访中,股骨柄假体松动率仅为3%。1994年,出现了混合型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很多专家都把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作为首选模式。美国发展与共识会议正式提出了骨水泥型假体柄和非骨水泥臼的混合型全髋关节假体。
|
关 键 词: | 人工关节 人工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材料 骨水泥 |
From Yesterday to Today: The advances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research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