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展与临床应用——抗感染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作者姓名:段宁  崔德健
作者单位:1. 中国药房杂志社北京办事处,北京市,10010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市,100036
摘    要:1943年,瓦科司曼从灰链霉菌发酵液中获得了链霉素,使一类在化学结构中含有2或3个氨基糖分子和1个氨基脂环由配糖键相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问世而应用于临床;其后,1949年发现了新霉素,1957年又发现卡那霉素;时空进入70年代,更新更有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继出现,包括庆大霉素(1964年)、妥布霉素(1967年)、阿米卡星(1972年)、奈替米星(1982年)、异帕米星(1988年)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珠联璧合,形成对抗细菌感染的组合拳,在人类与病原体的搏击中立下了巨大的功绩!抗生素是一种珍贵和有限的资源,滥用它危害多,不良反应大,轻者损伤局限在个人,重者危害社会,延误子孙,已成为社会和公众问题!近年来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尤其是庆大霉素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另在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和地贝卡星之间也有很大程度的交叉耐药性,应当引起临床上高度的警惕!为评价其进展和推荐合理应用,由本刊编辑部举办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理应用专家论坛”在京举行,崔德健、王汝龙、肖永红、孙忠实、张石革等以及北京、天津市医药学专家百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央保健组成员、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崔德健教授担任主席。会上,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汝龙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耐药:挑战与对策》、《异帕米星的临床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药学》的报告,现将报告的主要精华展现给读者,以在临床选择、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上作为借鉴。

关 键 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医药学专家  临床应用  圆桌会议  合理用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抗感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文章编号:1672-2124(2008)02-0081-04
修稿时间:2008-01-0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