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脑水肿机制
作者姓名:Closer N.S.  Wootton-Gorges S.L.  Marcin J.P.  李开
作者单位:Depts.of Pediatrics and RadiologyA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Div.Emergency Med.,Univ.C.,Stanford,CA,United States
摘    要:目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因其脑细胞渗透性水肿而导致脑水肿。本文以治疗期DK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脑脊液的分布和灌注情况。研究方法:根据加权MRI对脑组织进行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检测14例治疗期DKA患儿,确定显著性弥散系数(ADC),同时检测相应的脑灌注量。结果:在患儿治疗期间(一般处于弥散期),除枕部灰质外,其他部位ADC均见显著性增高。从前期治疗到后期恢复, MRI图像反映的各部位弥散系数平均减少量如下:基底部(4.7±2.5)×10-5 mm2/s(P=0.002),丘脑(3.7±2.8)×10-5 mm2/s(P=0.002),导水管部灰质(4.3±5.1)×10-5 mm2/s(P=0.03),额部的白质(2.0±3.1) ×10-5 mm2/s(P=0.03)。对比整个治疗过程的MRI 图像,以枕部灰质的ADC增加最为显著[平均增加(3.9±3.9)×10-5 mm2/s(P=0.004)]。所以,在DKA 治疗期间,可利用MRI检测脑灌注值,呈现显著变化性的两个指标为:平均透过时间(MMTs)和浓度曲线峰值,前者过短,后者偏高,二者可提示大脑血流量(CBF)增多。结论:在DKA患儿治疗期间,ADC值上升,证明脑水肿形成是一个血管源性的过程,而非渗透性的细胞水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