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经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PA的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表现,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6例APA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发病年龄为23~59岁(40.8±10.7)岁];15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为绝经后女性。(2)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异常阴道流液、尿频与尿痛、盆腔包块分别为12、2、1及1例。(3)术前合并症:术前合并≥1种合并症,如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等为11例,其余5例无合并症。(4)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为3例;提示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匀、泡状液性暗区、宫腔内血流信号丰富,未见确切占位为5例;提示宫腔内占位位于宫腔中下段,宫腔内血流信号丰富为8例。(5)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APA伴子宫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为5例,其中APA伴子宫内膜灶性癌变、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子宫内膜癌肉瘤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分别为2、1、1与1例;而APA伴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以及单纯性APA伴鳞状上皮化生,分别为1、1与9例。(6)治疗及随访:6例接受子宫切除术;10例接受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6例有生育要求,术后仅1例自然妊娠,但是最终流产,其余5例均未妊娠。对16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1例失访,对其余15例随访7~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尚未见APA复发。结论 APA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常合并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诊断困难,需根据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对于有生育需求的APA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自然妊娠率较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