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框架:Ⅰ/Ⅱ/Ⅲ类途径的构建 |
| |
作者姓名: | 金锐 黄建梅 王宇光 张冰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003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5126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专项(院国青2015-QB04) |
| |
摘 要: |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是国内医疗界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对于这种联用所带来的中西药相互作用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和学术意见,但大多关注某些具体因素,而始终缺少框架性的认识,影响了临床合理性评价。实际上,临床治疗实践中药物相互作用的推断思路更为广泛和实际,且强调全局观念。基于此,该文系统梳理现有资料和大量实例,切入发生学背景(相互作用发生的环境和作用方式),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纲领性地分为三大类重要且相互独立的途径。其中,"Ⅰ类途径"定义为体内或体外直接接触后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例如中西药物注射剂的联用(体外作用)、溴化物与含朱砂中药的联用(体内作用),此类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可能是广义酸碱反应理论。"Ⅱ类途径"定义为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为中间媒介的相互作用,例如活胃胶囊与阿司匹林的联用(吸收环节)、含香豆素类中药与甲磺丁脲的联用(分布环节)、甘草与苯巴比妥的联用(代谢环节)、山楂与呋喃妥因的联用(排泄环节),现有药代动力学理论可作为此类途径的评估方法。"Ⅲ类途径"定义为通过药理效应或生物学通路的协同或拮抗产生的相互作用,例如丹参与华法林的联用(协同作用)、麻黄与胍乙啶的联用(拮抗作用),中西药复方制剂与同类西药的重复应用也属于此类。大通路视角下的受体竞争理论可能是此类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综上,提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为中西药物联用实质研究提供全局思考和支持。
|
关 键 词: | 中药 西药 联合用药 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 安全性 |
收稿时间: | 2015-07-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