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骨缺损 |
| |
引用本文: | 汪宇,闫景龙,张滨,王洪伟,夏景君.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骨缺损[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4): 42-44,i0002 |
| |
作者姓名: | 汪宇 闫景龙 张滨 王洪伟 夏景君 |
| |
作者单位: |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80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41) |
| |
摘 要: |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免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77;12.49),(7371&;#177;9.75)N,P〈0.051;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
关 键 词: |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损伤 |
文章编号: | 1671-5926(2005)34-0042-03 |
收稿时间: | 2005-05-26 |
修稿时间: | 2005-05-262005-07-21 |
Composite of autologous morselized cancellous bone grafts with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in repairing bone defect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