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武国良,李建华,张华超,鞠建明,王萍,韩炜.B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3-14.
作者姓名:武国良  李建华  张华超  鞠建明  王萍  韩炜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
摘    要:目的通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与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72人,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观察肠套叠征象,其超声表现为:局部包块呈横切面为同心圆征、纵切面为套筒征、肠管内多有增大淋巴结回声、肠管间多有少量积液等,同时通过观察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的血流情况可判断肠管的血液情况,对临床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病程在48h之内,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套叠远端位于结肠肝区附近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共32人,B组:进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组40人。结果A组复位成功30例,占88%(28/32),B组复位成功36例,占90%(36/40),二者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1例肠坏死术前彩超示肠管壁血流减少,当时怀疑肠管坏死。手术病例证实为肠管节段性坏死。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可靠,监视下空气及水压灌肠安全性高、治愈效果好,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使用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其治疗效果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当,但却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