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幽门狭窄临床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洪金鹏,王艺璇,马燕春,马强,陈嘉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幽门狭窄临床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3(11):1283-1285+1290.
作者姓名:洪金鹏  王艺璇  马燕春  马强  陈嘉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消化内科
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4-6);
摘    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tion, ESD)切除幽门病变达到或超过其环周3/4是ESD后并发狭窄的危险因素,ESD后同时局部注射激素、胃切开经口内镜肌切开术及系统口服激素可以预防狭窄的发生。ESD后狭窄可通过胃出口梗阻评分系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激素局部注射及口服激素、瘢痕对侧内镜下黏膜切开术等,规范操作可避免并发症发生。对于幽门ESD后顽固性幽门狭窄可能需要多种方式组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概述了目前ESD后并发幽门狭窄临床特征、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关 键 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幽门狭窄  内镜下治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