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婴儿预后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玉霞,梁红,张进华,杨正.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婴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3):2441-2444.
作者姓名:王玉霞  梁红  张进华  杨正
作者单位:天津儿童医院康复科,天津市,300074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行站立位运动训练对脑性瘫痪(脑瘫)婴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05/2004-05天津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12个月龄痉挛型双瘫及四肢瘫脑瘫患儿共8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过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从治疗初即开始使用踝足矫形器行站立位运动训练。训练内容如下:①辅助下站立位抗重力训练,包括“自由站”与“捆站”两种方式。②双下肢能充分承重基础上行单下肢承重。③双下肢能充分承重基础上行躯干运动训练。④为独站、独走准备的立位运动训练。⑤以上内容循序渐进进行,1h/d。直至下肢能完全承重,异常站立姿势有效控制,患儿能独走后再考虑停用踝足矫形器。对照组按常规康复治疗,在24个月的观察期内,能独走后需要时再使用踝足矫形辅助站行,改善步态。实验评估:①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和治疗12,24个月后进行功能评估。量表内容包括5个方面(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每个方面包括10项具体内容,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每项完成得2分,大部分完成得1.5分,完成一半得1分,小部分完成得0.5分,不能完成0分,满分为100分)。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2,24个月后可独走(3步以上)患儿人数。结果:对照组中途脱落4例,最终76名患儿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综合功能评定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12个月后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分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10.35±3.38),(8.25±2.71)分;(2.61±0.97),(2.01±0.82)分;(8.30±4.37),(6.36±3.26)分;P均<0.05],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功能总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5.05±9.62),(29.00±7.10)分,P<0.05]。③治疗24个月后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分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5.15±2.25),(12.61±4.03)分;(4.35±1.24),(3.45±1.67)分;(10.61±4.71),(7.05±3.57)分;P均<0.001],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方面分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7.70±3.22),(6.22±3.15)分;(15.61±3.04),(13.50±5.02)分;P均<0.05],综合功能总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3.60±13.32),(42.83±10.48)分,P<0.001]。④观察组治疗12,24个月后能独走患儿人数均高于对照组9例(22.5%),19例(47.5%);2例(5.6%),6例(16.7%),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8~12月龄开始使用踝足矫形器行站立位运动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综合功能,有助于实现尽早步行。

关 键 词:脑性瘫痪  早期  踝足矫形器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13-02441-04
收稿时间:2006-10-28
修稿时间:2007-03-02

Early use of ankle-foot orthoses for the prognosis of infantile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ang YX,Liang H,Zhang JH,Yang Z.Early use of ankle-foot orthoses for the prognosis of infantile spastic cerebral palsy[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13):2441-2444.
Authors:Wang YX  Liang H  Zhang JH  Yang Z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