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脏功能改变原因探讨
引用本文:王建成,巴明臣,张杰,陈积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脏功能改变原因探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1,1(1):18-20.
作者姓名:王建成  巴明臣  张杰  陈积圣
作者单位:1. 安徽省宿县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34000
2.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510120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elecystectomy,LC)后肝功能改变的原因。方法 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2名,B组30名,C组34名。A组在LC术中除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钛铗夹闭外,采用电刀切除胆囊,CO_2空腹压力维持在7.5mmHg以下,称电刀组;B组患者在LC术中除不易用钳夹止血的出血点偶用电刀止血外,用弯剪游离胆囊,CO_2气腹压力维持15mmHg柱以下,称非电刀高腹压组;C组切除胆囊方法同B组,但CO_2气腹压力维持在7.5mmHg以下,称非电刀低腹压组。术后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测定。结果 A组患者术后1天外周血AST、ALT、γ-GGT、TBIL均显著升高,5天以后开始下降,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B组、C组患者术后1天外周静脉血仅AST、ALT略升高,术后3天均恢复正常。统计学处理显示:A组患者术后1、3、5天外周静脉血AST、ALT、γ-GGT、TBIL与B组及C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血浆AST、ALT、γ-GGT、TBIL差异已无临床意义(P>0.05)。但是B组与C组患者术后1、3、5、7天患者血浆AST、ALT、γ-GGT、TBIL无显著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肝功能改变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结论 电刀热损伤是LC术后肝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而与CO_2气腹引起的腹腔

关 键 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肝脏功能  电刀
修稿时间:2001年1月21日

Discussion of modific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