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
引用本文:温莎,高谦,王刚,于丽.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14(3).
作者姓名:温莎  高谦  王刚  于丽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防化学院门诊部;
摘    要:目的探讨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 cm针距组、0.6 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 cm针距组和0.6 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0.6 cm,右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1.0 cm;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共10只。治疗组分别于内热针(直径1.1mm)治疗前和治疗后2 d、7 d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1)治疗前,正常对照组(2.132±0.077)mm、损伤对照组(1.360±0.106)mm、0.6 cm针距组(1.307±0.113)mm、1.0 cm针距组(1.399±0.12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对照组、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间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d,正常对照组(2.090±0.144)mm、损伤对照组(1.446±0.115)mm、0.6 cm针距组(1.394±0.126)mm、1.0 cm针距组(1.834±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7 d,正常对照组(2.006±0.337)mm、损伤对照组(1.413±0.040)mm、0.6 cm针距组(1.895±0.106)mm、1.0 cm针距组(3.016±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2 d、7 d 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1.1 mm,密集针刺距离为1.0 cm,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后2 d时肌张力明显降低,治疗7 d后肌张力降低较治疗2 d时更显著。

关 键 词:软组织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肌张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