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时辰针刺大鼠“涌泉”穴对痛阈和脑内单胺类介质的影响——子午流注针法原理研究之一
引用本文:宋开源,吴今义,付肇明,刘一曼,扈立蓉,陆懋宣,杨实,任桂华,生化教研室,金文.不同时辰针刺大鼠“涌泉”穴对痛阈和脑内单胺类介质的影响——子午流注针法原理研究之一[J].四川中医,1986(8).
作者姓名:宋开源  吴今义  付肇明  刘一曼  扈立蓉  陆懋宣  杨实  任桂华  生化教研室  金文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室 (宋开源,吴今义,付肇明,刘一曼,扈立蓉),成都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陆懋宣,杨实,任桂华,生化教研室),成都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金文)
摘    要:近年来我们从生理、生化和形态学等各方面,对子午流注针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现仅将不同时辰针刺对痛阈和脑内单胺类介质的影响报告如下。一、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为Wistar系大鼠,体重250~350克,共48只。实验前在每日光照和黑暗各12小时(光照07:00—19:00),温度为22℃±0.5的饲养室同步驯化二周以上,此期间自由进食和饮水。按随机原则,将动物分为四组,每组12只,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