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骨愈合
摘    要: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传统的前路手术虽然能较彻底的清除病灶、实现良好的内固定,但需要切除肋骨,术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切断肋骨,利用撑开肋间隙来进行操作,完全可以达到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治疗目的。目的:探讨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优劣性。方法:纳入胸椎结核患者30例,在传统的胸椎前路入路基础上,不切除肋骨,采用自动撑开器撑开肋间隙,经肋间隙操作,完成胸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Frankel分级及Bridwell骨愈合等级等指标。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60个月。伤口均甲级愈合,无窦道形成;神经压迫症状得到改善,无加重病例;治疗后Cobb角平均矫正10.32°。术后平均6个月影像学显示病变椎体间骨性融合,治疗后18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无椎体结核复发。提示经前路通过肋间隙而不断肋骨可以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的要求,病变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保留了肋骨,可获得与切除肋骨同样的效果。同时自体髂骨三面皮质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较为疏松的松质骨网眼有很好的成骨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