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伤寒杂病论》中的瘀血证初探
引用本文:朱勤,昝兴平.《伤寒杂病论》中的瘀血证初探[J].黑龙江中医药,2000(3):2-2.
作者姓名:朱勤  昝兴平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236000 (朱勤),安徽省阜阳市中医院 236005(昝兴平)
摘    要: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继承《内经》的学术思想,对瘀血证的脉证辨治都有许多创新。笔者就此撰成拙文,所望同道指教。1 提出瘀血概念,记录瘀血脉证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依据临床实践,提出瘀血概念。《黄帝内经》对瘀血证侯虽有较丰富的记载,但名称尚不统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血脉凝泣”,《素问·调经论》云“血凝泣”,“留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衄血”,《素问·举痛论》云“脉不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恶血”等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干血胸满病篇》中明确提出瘀血的概念,并叙述了瘀血的主要脉证和治则,“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为有瘀血”,“病人为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

关 键 词:张仲景  金匮要略  瘀血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