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归因方式、认知态度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引用本文:陈建民,朱跃华,张载福,邵海燕,黄恩,胡纪明,尹浩冰,余柳霞,王卫平.大学生归因方式、认知态度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12):948-949.
作者姓名:陈建民  朱跃华  张载福  邵海燕  黄恩  胡纪明  尹浩冰  余柳霞  王卫平
作者单位:1. 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浙江金华,321016
2.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基金项目:浙江省金华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02-3-022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认知态度、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调查637名一年级师范大学生,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确定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完成有效问卷631份,占99.06%。不同症状评分大学生的因子分比较,SCL-90总分分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除归因方式的努力因子外其余各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因子分相关性分析示SCL-90总分仅与神经质因子有关。采用逐步回归法显示,神经质、吸引与排斥、精神质、外控背景、内外向、完美性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子。结论人格、归因方式、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关 键 词:学生  大学  人际关系  人格  认知  行为医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