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沈文洁.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3):188-191.
作者姓名:沈文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00037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盆腔器官脱垂(POP)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了解其发病原因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近年研究发现,除常见的分娩损伤、腹内压增加和衰老外,遗传和医源性因素也是重要的高危因素。结缔组织疾病、先天性阴道直肠膈缺损或有POP一级家族史者患病率增加,提示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阴道穹隆脱垂,前盆腔重建术时,如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旁修补术、Burch手术和阴道无张力吊带类手术将使阴道轴向前移位屈曲,易促发肠膨出;而阴道后壁修补术,尤其是骶棘韧带固定术则有可能使阴道轴向后移位,易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关 键 词:盆腔器官脱垂  病因  遗传  医源性因素
收稿时间:2005-06-16
修稿时间:2005-06-162006-03-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