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集、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    要:目的]体外分离培养猕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研究其生长增殖特性及其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纯化猕猴骨髓源BMSCs,观察猕猴BMSCs的生长情况并运用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鉴定BMSCs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外应用成骨诱导培养液(含0.1umol·L-1地塞米松、10mmol·L-1β-甘油磷酸钠、10%FBS、50umol·L-1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 50mg·L-1)定向诱导分化,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ALP、Von Kossa染色以鉴定其向成骨诱导的潜能。结果]猕猴BMSCs的生长曲线如下:细胞在开始培养时有2d左右的相对静止期,3~6d增殖迅速,呈对数生长,7d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增殖明显减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44和CD105的表达率分别为98.20%和95.01%,均呈强阳性,而CD34和CD45的表达率分别为1.38%和3.30%,呈阴性。未进行成骨诱导的第3代猕猴BMSCs,ALP染色呈阴性,未出现红色颗粒,且不随时间而改变;进行成骨诱导的第3代猕猴BMSCs,ALP染色呈阳性,第7d细胞中央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颗粒,并且随着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多颜色也逐渐加深,第14d镜下红色颗粒较前增多,且颜色也较前加深,其结果表明BMSCs在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未进行成骨诱导的第3代猕猴BMSCs,Von Kossa染色呈阴性,且不随时间而改变;进行成骨诱导的第3代猕猴BMSCs在第7d Von Kossa染色后镜下出现黑色沉积样结节,呈散在分布、大小不一,提示有钙样基质产生,第14d Von Kossa染色后镜下出现明显增大的黑色结节样物质,且数量增多、颜色加深。结论]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猕猴骨髓源BMSCs,体外培养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在成骨细胞诱导剂培养基里可以诱导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是组织工程骨中理想的种子细胞。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