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右房室瓣收缩期位移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靳亚阁,张菲斐.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右房室瓣收缩期位移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8):1599-1602.
作者姓名:靳亚阁  张菲斐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右房室瓣收缩期位移(TAPSE)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98例,M型超声测定其TAPSE,以TAPSE<16 mm定义为右室功能不全,将所有入选者分为两组:右室功能不全组(TAPSE<16 mm)和右室功能正常组(TAPSE≥16 mm)。对两组入选者抽血测定常规肾功能指标及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用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Dd)、肺动脉收缩压(PASP)、LVEF,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有无差别。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袢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因及心房纤颤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Dd、PASP、LVEF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比例(73%)明显高于右室功能正常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eGFR〔(70±21)ml.min-1.(1.73 m2)-1〕明显小于右室功能正常组〔(106±29)ml.min-1.(1.73m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所有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为因变量,以LVDd、RVDd、PASP、LVEF、MAP、TAPSE及NT-proBNP作为备选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TAPSE降低为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TAPSE每下降1 mm,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加1.78倍。在纠正心力衰竭过程中右室功能不全组患者静脉大剂量袢利尿剂使用率(85%)明显高于右室功能正常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右室功能不全的CHF患者更易发生肾功能不全。TAPSE下降是CHF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C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伴右室功能不全的CHF患者在纠正心力衰竭过程中所需静脉袢利尿剂剂量较右室功能正常者为大。

关 键 词:心力衰竭  收缩性  肾小球滤过率  右房室瓣收缩期位移  肾功能不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