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失眠症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诊治的60例失眠症,经辨证均为肝火扰心。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薄氏腹针,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问卷),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较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皮肤潮红,未处理,拔针后消失。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有20例患者出现不能程度的白天困倦,无明显不适。结论:运用腹针治疗肝火扰心失眠症具有良好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