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
引用本文:隋丽华,范薇,杨敬,耿志贤,时彦胜,邱业峰,吴娜,刘永梅,李俊梅,王冬平,叶华虎,张小飞,曾林.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4).
作者姓名:隋丽华  范薇  杨敬  耿志贤  时彦胜  邱业峰  吴娜  刘永梅  李俊梅  王冬平  叶华虎  张小飞  曾林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071
摘    要:目的 监控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方法 细菌检测:常规培养、生化鉴定,免疫荧光试验(IFA)查抗体.病毒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试验(IEA)、免疫荧光试验(IFA)、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AI)方法检测抗体.真菌检测:常规培养、镜检.寄生虫检测:涂片镜检、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查抗体.结果 五年来,SPF级动物检出了绿脓杆菌、嗜肺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鞭毛虫,另外,泰泽病原体、小鼠细小病毒(MVM),小鼠仙台病毒(M-SC)抗体阳性.清洁级动物检出了蠕虫,且泰泽病原体、大鼠仙台病毒(R-SC)、小鼠仙台病毒(M-SV)、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普通级动物检出了志贺菌、皮肤病原真菌、体外寄生虫、弓形虫,同时检出兔出血症病毒(RHDV)、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犬肝炎病毒(ICHV)未达抗体保护效价,犬布鲁杆菌、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抗体阳性.不同生产企业动物质量差异很大,有的动物合格率达100%,有的则同一动物有多种病原感染.结论 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关 键 词:实验动物  微生物  寄生虫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