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张毅,黄波,罗娅红,于韬,董越,牛微.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18(3).
作者姓名:张毅  黄波  罗娅红  于韬  董越  牛微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摘    要:目的:系统分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相关特点。方法:选取宫颈绒毛管状腺癌34例,其中20例有超声检查结果,16例有CT检查结果,13例有MRI检查结果。结果: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较年轻,临床症状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多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宫颈绒毛管状腺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偶尔可见少许血流信号。CT上,多表现为宫颈形态改变,平扫时宫颈平均CT值比正常宫颈、鳞癌低(P0.05),与普通型宫颈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上,肿块平均体积比普通型腺癌、鳞癌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间质及宫旁浸润情况较普通型腺癌、鳞癌为好。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超声、CT、MRI能提供形态学和解剖学信息,MRI可准确地判断宫颈病灶及宫旁受累情况,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从而优化治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