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剖重建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姓名:张帅  马明阳  刘宇博  曹正  孔祥朋  柴伟
作者单位:1.解放军医学院100853;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100048;3.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0853;4.南开大学医学院300071;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M22016);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医疗创新基金”资助(2021-NCRC-CXJJ-ZH-01)。
摘    要:目的:探讨解剖重建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4例(84髋)行机器人辅助THA的患者,男41例,女43例;年龄23~75岁,平均(56.3±12.7)岁。按解剖重建理念进行术前规划,术后对患者生物力学指标髋臼偏心距(AO)、股骨偏心距(FO)、联合偏心距(CO)、旋转中心高度、下肢长度差(LLD)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遗忘关节评分(FJS)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平均20.7°±2.3°,外展角平均41.1°±2.9°,其中3髋(3.6%)位于“Lewinnek安全区”外,81髋(96.4%)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术侧AO、FO、CO及旋转中心高度均得到比较好的重建,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好地恢复了LL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偏股骨柄(127°颈干角)使用率为71.4%,高偏股骨柄与标准股骨柄(132°颈干角)均可以较好地重建FO,两组FO、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xFO与健侧FO的比值(sdFO)及L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HHS评分及FJ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THA中,按照解剖重建理念设计的术前计划可以被精准实施,有望实现重建原生髋关节并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的目标。高偏股骨柄在机器人辅助THA中应用增多的现象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生物力学  解剖重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