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延髓和脊髓后角的神经环路
作者姓名:Ronald  Dubner
作者单位:美国NIH神经生物学及麻醉学实验室
摘    要:这两年来痛觉机制研究在以下两个领域里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其一是威觉编码问题,即痛觉信息如何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那里接受处理的;另一个领域是威觉调制问题,即痛觉信息如何受到脑内的其它通路的改变和主宰的。 皮肤伤害性戚受器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经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将伤害性信息传到脊髓后角。这些初级纤维与后角神经元形成突触,再经后者将伤害性信息传到丘脑及皮层。这就是痛觉的戚觉编码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受着来自中脑导水管周灰质经中缝大核和邻近的网状结构的抑制脊髓后角的下行通路的影响和主宰。这就是痛觉调制。 脊髓后角和延髓后角是分层的结构,由三种主要成份构成:初级传人神经元的中枢末梢;脊髓内部的神经元,包括局部的中间神经元和长的投射神经元:主要来自脑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