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毒物经皮吸收致畸性研究的验收和解释
作者姓名:龚梓初
摘    要:农药及某些毒物的致畸性试验多数采用经口染毒途径。然而,这些物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主要是经皮接触。毒物经皮吸收的致畸性研究,常用大鼠、小鼠和家兔,一般在妊娠10~13天(胚胎器官发生期)给药,如果药剂经皮吸收缓慢,以致在器官发生期不能达到体内毒物的有效浓度,则不足以引起任何可被检出的有害效应。有的农药经皮吸收虽慢,但有蓄积作用,10次涂皮的剂量才能达到一次经口剂量的血浓度。因此,如果采用常规致畸试验给药,经口接触途径已显示明显的致畸性,而经皮途径则无致畸性发现。为此,EPA于1988年4月组织了专题讨论会,目的是回顾采用毒物经皮吸收途径研究致畸性的现况,并就此领域讨论以下主要问题:(1)经皮吸收致畸性研究中的母体毒性评价;(2)在这类研究中所需要的药物动力学资料;(3)经皮吸收致畸性研究的实验设计。根据毒物致畸试验指南(OECD,1981;EPA,1982,1985)的要求,致畸性研究采用的最高剂量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