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海社区自然人群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引用本文:郑雅旭,俞晓,吴寰宇,吴立明,陈健,肖文佳,黄卓英,林声,方绮雯,刘锐,张浩,陈昕.上海社区自然人群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24(1):5-10.
作者姓名:郑雅旭  俞晓  吴寰宇  吴立明  陈健  肖文佳  黄卓英  林声  方绮雯  刘锐  张浩  陈昕
作者单位:1. 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项目: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公共卫生领导者项目[(2022)_65];
摘    要:【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例,介绍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在传染病监测中的探索与应用,为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6个行政区所有街镇进行抽样,建立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急性传染病监测队列,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基线调查,并发放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收集2022年12月21日—2023年9月30日前瞻性随访监测对象每周新冠病毒抗原、核酸检测情况,描述监测对象的基线特征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急性传染病监测队列共纳入12 881名监测对象,男性6 098人(47.3%),女性6 783人(52.7%),基线调查显示35.2%(4 540/12 881)的监测对象既往有新冠病毒感染史。2022年12月21日—2023年9月30日随访期间,该队列人群发病密度为0.61/人·年,女性(0.63/人·年)发病密度高于男性(0.59/人·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0.64/人·年)和有基础性疾病者(0.67/人·年)发病密度较高。医务人员的发病密度(0.84/人·年)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截至2023年9月3...

关 键 词:急性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前瞻性随访研究  社区自然人群  发病密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