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孤独症发生和发展的生化机制及实践应用启示
引用本文:郭德华,杨广学.孤独症发生和发展的生化机制及实践应用启示[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0):907-910.
作者姓名:郭德华  杨广学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2008BJY009)
摘    要: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性障碍,其特点是社会交流和语言障碍、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目前的诊断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主要依靠行为症状学标准和主观判断,研究显示孤独症可能存在身体多系统生物学问题,包括代谢、免疫、肠胃道和神经系统的问题,应用主观的测试(心理或行为量表)无法判断孤独症患者这些激素、代谢和其它生物学标志物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以生化视角梳理和链接当前研究成果和孤独症的生物学客观评估指标,旨在探讨对孤独症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有意义的可能生物标志物。

关 键 词: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  生化机制  生化指标  康复干预  
收稿时间:2012-03-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