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br#
作者姓名:钟娟  陈静  雷任国  黎洪棉  覃亚勤△
作者单位:1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邮编530022);2南方医科大学;3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83040-1)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SHDM)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通过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建立SHDM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PPAR-γ抑制剂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以及肝脏病理的变化,检测肝组织PPAR-γ、AMPK/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标志蛋白LC3B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电镜观察肝脏自噬小体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经厄贝沙坦治疗后,SHDM大鼠收缩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病理脂肪变均明显改善(P<0.05);但厄贝沙坦联合PPAR-γ抑制剂干预后,以上指标除血糖外,均再次升高,并且厄贝沙坦增加SHDM大鼠肝组织PPAR-γ表达和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LC3BⅡ/Ⅰ比值和肝细胞自噬小体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加用PPAR-γ抑制剂后,以上效应被逆转。结论 厄贝沙坦对SHDM大鼠脂肪肝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PAR-γ介导的AMPK/m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细胞自噬有关。

关 键 词:高血压  糖尿病  脂肪肝  PPARγ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TO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自噬  厄贝沙坦  
收稿时间:2021-01-17
修稿时间:2021-04-23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医药》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