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房颤动转复前后抗凝治疗评价
引用本文:刘晓惠,杜昕.心房颤动转复前后抗凝治疗评价[J].中国医刊,2005,40(9):7-9.
作者姓名:刘晓惠  杜昕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摘    要: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电转复、药物转复和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有发生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转复后血栓栓塞的机制有两种,一是转复前已存在于左房或左心耳内的血栓脱落造成,另一机制是转复后左房顿抑,在左房内形成新的血栓,当心房收缩时血栓脱落造成栓塞.没有充分抗凝治疗的患者转复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7%,对持续时间长于2天或不清楚持续了多长时间的房颤患者,传统的方法是转复前抗凝治疗3周,转复后抗凝治疗4周(前三后四).这样的抗凝治疗后使原来存在于左房的血栓稳定,并预防新的血栓形成,促进血栓的吸收和溶解.传统的抗凝治疗策略使转复后血栓栓塞的危险降至1%~3%,没有研究比较不同抗凝治疗时间和强度对转复后血栓栓塞的影响.这样做完全是经验性的1].

关 键 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电转复  治疗评价  血栓栓塞  房颤患者  窦性心律  药物转复  心房收缩
文章编号:1008-1070(2005)09-0007-03
收稿时间:2005-06-05
修稿时间:2005年6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