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何庆娟,钱镜秋,柴忆欢,张金莲,徐杰.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3,8(4):168-169.
作者姓名:何庆娟  钱镜秋  柴忆欢  张金莲  徐杰
作者单位:1.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26001
2.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摘    要:为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止血分子标志物D 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在HSP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将 41例HSP患儿根据临床有无肾脏损害分为肾炎组和非肾炎组 ,并以 2 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在发病初期 ,血浆D D水平均显著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这种改变在肾炎组更为明显。恢复期 ,两组患儿血浆D D水平均显著下降 ,较发病初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果表明 :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即血栓前状态 ,具有肾炎表现者则更具此倾向。通过对此指标的检测 ,可以更好地了解HSP的病理基础 ,有助于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并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儿童  过敏性紫癜  止血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