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 盆底结构改变的MRI研究
作者姓名:赵玉娇  高光峰  崔璨  郭丽美  黄黎香  张菁  沈文
作者单位: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2. 3.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产科
摘    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盆底结构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2016年4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产后盆底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44例,包括尿失禁组19例,正常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受试者均行盆腔静、动态MR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及评估受试者静息期和力排期盆底结构改变情况,指标包括肛提肌裂隙面积(LHA)、H线、M线、膀胱颈至耻骨尾骨线(PCL)距离(B-PCL)、宫颈至PCL的距离(U-PCL)、膀胱尿道后角(RVA)、尿道前倾角(AUA)、提肛板角(LPA)、尿道高度(D)、膀胱颈至耻骨长轴中线的距离(S)和膀胱漏斗存在与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2名医师各指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测量指标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比较3组间膀胱漏斗出现比例差异。结果力排期,尿失禁组LHA、H线、M线、RVA、AUA均大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均P0.05),尿失禁组LPA大于对照组(P0.05),B-PCL、U-PCL、D、S小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正常组与对照组各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息期,尿失禁组LHA、RVA大于对照组,B-PCL、D小于对照组(均P0.05)。尿失禁组存在膀胱漏斗比例为78.95%(15/19),正常组为4%(1/25),对照组为0(0/1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P0.001)。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后尿失禁者盆底结构改变显著,提示不同程度的肛提肌功能减低、尿道活动度增加、尿道内口闭合完整性差、尿道扩约肌能力不足等病理状态,MRI能够综合评估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动态观察盆底结构恢复或进展程度。

关 键 词:阴道分娩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活动度  肛提肌  膀胱漏斗  磁共振成像  
收稿时间:2016-12-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