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倪建法,周幸,周光新,计忠伟,胡斌,陆萌,吴苏稼,施鑫.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1).
作者姓名:倪建法  周幸  周光新  计忠伟  胡斌  陆萌  吴苏稼  施鑫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骨科, 南京,210002
摘    要:目的:髋臼肿瘤发病率较低,由于肿瘤部位特殊,临床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文中探讨髋臼部位肿瘤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64岁,平均(45.2±6.3)岁。良性肿瘤8例,占22%,其中单纯性囊肿4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血管瘤2例。恶性肿瘤28例,占78%,其中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12例,脊索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恶性肿瘤患者行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5例患者出现可控性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5~96个月,1例良性肿瘤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随访。7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髋关节活动正常;恶性肿瘤患者中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6例出现肺部转移,均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其余无瘤生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死于术后2年,1例带瘤生存;截至末次随访日骨巨细胞瘤、恶性软骨母细胞瘤及脊索瘤患者未见局部复发或肺部转移;转移性肿瘤5例均死于术后3年内。术后3个月,患者肢体功能评价参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良性肿瘤患者7例>90分,恶性肿瘤患者9例70~79分,19例<70分。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能满足一般日常活动;手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可明确减少出血和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应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 键 词:骨盆  髋臼肿瘤  手术治疗  重建

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acetabular tumors
NI Jian-fa,ZHOU Xing,ZHOU Guang-xin,JI Zhong-wei,HU Bin,LU Meng,WU Su-jia,SHI Xin.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acetabular tumors[J].Bulletin of Medical Postgraduate,2014(11).
Authors:NI Jian-fa  ZHOU Xing  ZHOU Guang-xin  JI Zhong-wei  HU Bin  LU Meng  WU Su-jia  SHI Xin
Abstract:
Keywords:Pelvis  Periacetabular tumors  Surgical treatment  Reconstruc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