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治策略研究
引用本文:王秋菊,韩东一,兰兰,翟所强,赵亚丽,杨伟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治策略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315-321.
作者姓名:王秋菊  韩东一  兰兰  翟所强  赵亚丽  杨伟炎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85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研项目;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军队杰出人才项目
摘    要:目的研究和揭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12月收集的107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影像学分析及SLC26A4致病基因检测分析,以期发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系列特征。临床听力学特征性观察包括纯音听力中低频的气骨导差;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时观察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影像学检查包括对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扫描或耳蜗水成像磁共振检查了解前庭水管、内淋巴囊及耳蜗的发育情况;病因学分析包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SLC26A4基因的21个外显子,直接测序,DNAStar及BioEdit序列比对软件分析SLC26A4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70.8%~83.7%LVAS患者在低频500Hz、250Hz存在显著的气骨导差,范围在15~95dBHL。75.7%的LVAS患者在常规ABR测试时发现ASNR,潜伏期为3.26±0.57ms。97.9%的LVAS患者发生了SLC26A4基因的突变,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占88.4%,单等位基因和未发现突变的家系分别占9.5%和2.1%。共发现38种突变形式,包括23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15种已报突变(五种仅报道于中国家系)。其中IVS7-2A>G突变是所有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占所有突变者的78.9%,是中国人群中的特征性突变。影像学检查CT及磁共振是诊断LVAS的金标准。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纯音听力—低频气骨导差;具有特异性的ABR波形—ASNR;CT检查见前庭水管扩大,直径>1.5mm;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扩大的内淋巴囊;具有特异和常见的SLC26A4基因突变谱。上述系列特征形成了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依据。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患者听力的保护与康复。

关 键 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诊断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气骨导差  SLC26A4基因
文章编号:1672-2922(2006)04-0315-07
收稿时间:2006-06-29
修稿时间:2006年6月29日

A strategy stud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WANG Qiu-ju,HAN Dong-yi,LAN Lan,ZHAI Suo-qiang,ZHAO Ya-li,YANG Wei-yan.A strategy stud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J].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2006,4(4):315-321.
Authors:WANG Qiu-ju  HAN Dong-yi  LAN Lan  ZHAI Suo-qiang  ZHAO Ya-li  YANG Wei-yan
Abstract:
Keywords: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Diagnosis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Air-bone gap  SLC26A4 gen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