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介素和FgBβ-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HinfIA/C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及分子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元小冬,徐建辉,张楠楠,王淑娟.白介素和FgBβ-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HinfIA/C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及分子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28(2):190-193.
作者姓名:元小冬  徐建辉  张楠楠  王淑娟
作者单位:元小冬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 徐建辉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 张楠楠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 王淑娟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
摘    要:目的:分析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与纤维蛋白原(Fg)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HinfIA/C 7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关系及其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系列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864人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生化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IL-8、IL-10,同时测定血浆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光密度(Amax)、FMPV/Amax等反映Fg分子聚合功能指标,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AS-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及直接基因测序分析检测上述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FgBβHinfI为AC+CC型人群TNF-α水平高于AA人群(P<0.05),其他细胞因子在各位点野生基因型与变异基因型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FMPV/Amax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年龄、HDL、UA、hsCRP、口服阿司匹林,标准回归系数(β)为-0.089、-0.094、-0.098、0.091、-0.081(P<0.05);以IL-6为因变量则筛选出IL-8、性别、糖尿病史、TNF-α及HinfI基因型,β分别为0.277、-0.136、0.134、0.125、-0.088(P<0.05);以TNF-α为因变量,则筛选出IL-10、IL-6、BsmAI、UA、1689位点,β分别为0.157、0.127、0.202、0.089、-0.130(P<0.05)。结论:白介素、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与FgBβ链基因多态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可以通过影响FgBβ链某些位点的白介素反应元件而具有潜在的调节人类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表达水平的作用。

关 键 词: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纤维蛋白原  Bβ链  基因多态性  分子聚合功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