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型糖尿病患者LEP-2548位点SN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引用本文:何洁, 郭小榕, 陈静, 赖圳宾, 彭东旭, 江尧, 苏艳华, 赵本华. 瘦素基因G2548A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8, 34(7): 998-1003. DOI: 10.11847/zgggws1116018
作者姓名:何洁  郭小榕  陈静  赖圳宾  彭东旭  江尧  苏艳华  赵本华
作者单位:1.厦门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厦门 361102;2.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厦门莲花医院
基金项目:2014年(第二批)集美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2C01);厦门市科技惠民项目(3502Z20164075);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本科生项目(2016Y0728)
摘    要:
  目的  探究瘦素基因(LEP)启动子区第2548位核苷酸G > A变异及相关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分析基因与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对NAFLD影响。  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200例作1 :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作基因分型并对结果进行测序验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NAFLD关联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发生的相关因素;利用叉生分析对基因-相关因素交互作用进行探讨。  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NAFLD危险因素为血清总胆固醇(OR = 1.609,95 % CI = 1.104~2.347)、瘦素(leptin)水平(OR = 1.510,95 % CI = 1.025~2.224)、高血糖(OR = 2.381,95 % CI = 1.182~4.797)、吸烟(OR = 1.717,95 % CI = 1.074~2.748);坚持锻炼是N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OR = 0.666,95 % CI = 0.461~0.961)。叉生分析结果显示,携带AA基因型的血清高leptin水平者(OR = 2.247,95 % CI = 1.349~3.743)及携带AA基因型的高血糖者(OR = 4.202, 95 % CI = 1.810~9.755)发病风险均明显增加,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 < 0.01)。  结论  血清高leptin水平以及LEP G2548A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NAFLD的易感因素,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及血清leptin水平交互作用增加了NAFLD发病风险。


关 键 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交互作用  瘦素基因(LEP)  叉生分析
收稿时间:2017-06-27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