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张一龙,孙 宇,王少波,张 立,张凤山,潘胜发,刁垠泽,陈 欣,周非非,赵衍斌,袁晓宁.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2):106-110.
作者姓名:张一龙  孙 宇  王少波  张 立  张凤山  潘胜发  刁垠泽  陈 欣  周非非  赵衍斌  袁晓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00191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00191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00191 北京市
摘    要: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住院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患者主要诊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筛选出术后发生SSI的病例(SSI组)。再从未感染的患者中按1∶4的比例随机抽取对应数量的患者作为对照(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改良JOA(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术中回输血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SSI相关的术中危险因素,并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的临界值。结果:10年间共有3720例患者在我院骨科颈椎组接受颈椎后路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颈后路椎管后壁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其中13例患者发生SSI,发生率为0.35%(13/3720),女3例,男10例,年龄为58.38±2.52岁。从未发生SSI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感染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BMI、术中输血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五个因素纳入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为颈椎后路术后SSI的独立术中危险因素;其临界值分别为180ml及84.5min。结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发生SSI的风险高。

关 键 词:颈椎后路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收稿时间:2017/12/17 0:00:00
修稿时间:2018/1/28 0:00:00

Intraoperative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ZHANG Yilong,SUN Yu,WANG Shaobo.Intraoperative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J].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2018(2):106-110.
Authors:ZHANG Yilong  SUN Yu  WANG Shaobo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isk factor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