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朊病毒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控制特点分析
引用本文:周伟,田婵,石琦,高晨,韩俊.朊病毒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控制特点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1):70-72.
作者姓名:周伟  田婵  石琦  高晨  韩俊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2
基金项目:"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2012ZX10004401)
摘    要:朊病毒病(prion disaese)或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人类的朊病毒病有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包括散发型、家族遗传型、医源型、变异型CJD(variant CJD,vCJD),另外还有库鲁病(Kuru)、GSS综合征(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其致病因子是朊病毒.朊病毒为微小的蛋白感染颗粒,不包含核酸,与常规病毒不同1].目前认为朊病毒是由在正常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存在的PrP蛋白(PrPC)经过构象转变而形成,又称PrPSc.在朊病毒患者中枢神经组织中可以检出异常致病蛋白PrPSc的沉积1],但不同的朊病毒病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临床特征、潜伏期、脑组织中prpsc的分布、脑组织损伤的特点、能否诱导淀粉样变化,以及朊病毒的分子特征等,具有明显的"毒株"差异.鉴于朊病毒不同于传统病毒,具有独特的实验室检测技术2],因此存在独特的生物风险形式.本文从朊病毒病原学特点和常见实验检测技术方面分析朊病毒实验活动中的生物风险形式,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 键 词:实验室生物安全  朊病毒病  风险控制  实验室检测技术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脑组织损伤  PrP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