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谷氨酸成像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刘悦,董麟瑞,黄圣翔,许丽雪,刘瑞,黄朋举,李军,王威,于爱红.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谷氨酸成像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23(7):830-834.
作者姓名:刘悦  董麟瑞  黄圣翔  许丽雪  刘瑞  黄朋举  李军  王威  于爱红
作者单位:10008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放射科(刘悦、黄朋举、李军、王威、于爱红); 10008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董麟瑞、刘瑞);100069北京,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董麟瑞、刘瑞); 310000杭州,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黄圣翔);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许丽雪)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2050)
摘    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谷氨酸成像(GluCEST)探索精神分裂症(SCZ)脑内神经生化物质特点,为SCZ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磁共振CEST技术检测满足入组的21例SCZ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HC)的大脑不同区域谷氨酸水平,并对谷氨酸水平有差异的脑区分别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SCZ组额叶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海马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SCZ组额叶、海马的谷氨酸水平与PAN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SCZ GluCEST成像发现谷氨酸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为SCZ的病理机制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谷氨酸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