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伤口患者居家洗浴与伤口感染现况调查及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蒋琪霞 徐娟 王亚玲 解怡洁 郑美春 王蔚蔚 孙红玲 冯欢 嵇会明 白育瑄 |
| |
作者单位: | 1.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2.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骨科 3.400042 重庆市,陆军特色医疗中心护理部 4.214035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 5.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6.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关节骨科 7.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 8.400037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泌尿外科 9.214008 江苏省无锡市,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门诊部 10.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临床学术部 *通信作者:蒋琪霞,主任护师;E-mail:jiangqixia1963@163.com
|
| |
基金项目: | 全军卫勤创新能力专项课题(20WQ027);上海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课题(WZGF20200101) |
| |
摘 要: | 背景 创伤后洗浴是保持皮肤清洁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洗浴一直存有争议,有研究报道术后温水淋浴不增加伤口感染率,居家洗浴是否可行尚缺乏证据支持。目的 多中心调查创伤伤口患者居家洗浴及伤口感染的现况,分析居家洗浴与伤口感染的相关性以及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选择适宜的洗浴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纳入13所医院伤口护理门诊创伤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创伤伤口患者居家洗浴与伤口感染现况的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创伤伤口资料、创伤后洗浴及伤口感染资料等。通过问卷星链接或二维码自愿完成在线问卷的匿名填写及提交。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家洗浴和伤口感染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949份问卷,剔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为99.8%。(1)基本资料:男460例,女487例;年龄18~100岁,平均年龄(50.2±17.9)岁。创伤持续时间(42.7±66.7)d,全皮层损伤和部分皮层损伤分别占55.8%(528/947)和44.2%(419/947);致伤原因中以利器切割伤和跌倒外伤为主,分别占43.4%(411/947)和27.8%(263/947)。(2)伤后居家洗浴现况:伤后从未洗浴者占28.0%(265/947),带伤居家洗浴者占72.0%(682/947);洗浴方式以温水擦浴为主,占76.7%(523/682),包裹和敞开伤口温水淋浴分别占18.3%(125/682)和5.0%(34/682);洗浴以1次/周最多,占38.4%(262/682),其次为2次/周37.4%(255/682)和3次/周24.2%(165/682)。(3)伤口感染现况:伤口总感染率为36.0%(341/947),带伤居家洗浴者伤口感染率为24.6%(168/682),伤后从未洗浴者伤口感染率为65.3%(17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00,P<0.001);其中温水擦浴、包裹和开放伤口温水淋浴者伤口感染率分别为25.8%(135/523)、20.0%(25/125)和23.5%(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0,P=0.395);居家洗浴频次1次/周者、2次/周者和3次/周者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2.8%(86/262)、22.4%(57/255)和15.2%(2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3,P<0.001)。(4)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以伤口是否感染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伤口感染组居家洗浴情况、洗浴频次、抗生素治疗情况、创伤持续时间、致伤原因、创伤深度、创伤部位比例与无伤口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家洗浴情况〔OR=0.30,95%CI(0.20,0.44),P<0.001〕、洗浴频次〔OR=0.60,95%CI(0.39,0.93),P=0.023〕、抗生素治疗情况〔OR=1.67,95%CI(1.20,2.33),P=0.002〕、创伤持续时间〔OR=1.64,95%CI(1.19,2.76),P=0.003〕和创伤部位〔OR=5.69,95%CI(2.72,11.90),P<0.001〕是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洗浴和增加洗浴频次不增加伤口感染率,是可行的皮肤清洗方法。抗生素治疗、创伤持续时间超过30 d和腰臀部及四肢伤口可能增加伤口感染风险,患者可根据自理能力和伤口疼痛、伤口异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洗浴方式和频次。
|
关 键 词: | 伤口感染 创伤和损伤 皮肤清洗 洗浴 横断面研究 多中心研究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