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补体因子H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黄江,徐国旭. 补体因子H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32): 6469-6472
作者姓名:黄江  徐国旭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江苏省苏州市,215004
摘    要:目的:探讨补体H因子的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3-01/2006-12相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补体H因子多态性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complement factor H,polymorphism,epidemiology,etiolog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病因学以及补体H因子多态性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补体H因子相关。排除标准: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76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3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补体因子H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补体因子H功能下降,补体被异常激活,导致补体成分C3b、C5b-9产生增多,C5b-9(膜攻击复合体)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底层,促进玻璃膜疣的形成并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之间,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层-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变性,黄斑区和后极部萎缩,进而Bruch膜内胶原增厚,弹力纤维层断裂,脉络膜毛细血管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最终导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结论:补体因子H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采取新的早期干预措施、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 键 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补体因子H  多态性  综述文献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32-06469-04
修稿时间:2007-03-27

Mechanism of complement factor H polymorphism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Huang J,Xu GX. Mechanism of complement factor H polymorphism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7, 11(32): 6469-6472
Authors:Huang J  Xu GX
Affiliation:Eye Center, Secon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4,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